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

抗疫手记之五十七   党员理应冲在最前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陈艳萍

“最近几天,出院的病人很多!”

多日的辛勤努力,换来了战“疫”的成果。作为江苏医疗队驻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的队长,孙立群非常高兴。

孙立群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疫情时刻牵动着她的心,大年初一,她就随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来到了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作为医院ICU副主任,孙立群已经习惯了那种无法享受假期的情况。“有特殊情况,必须立即赶到医院。因为,生命大于一切。”她笑着说,这么多年,家人也习惯了她的“习惯”。所以,这一次参加医疗队,她事先都没有和家人商量。

孙立群相信,家人会理解。“作为一名党员,我理应冲在最前面;作为医务人员,这时候,我们再退缩,谁来上?”她这样反问道。

家中近80岁的老母亲孙明秀事后说:“这点像我,我第一个支持她,因为我自己也是共产党员。我还鼓励她,去了就要干好。”出征前夜,母亲连夜煮了40个鸡蛋,要女儿一定要带上。

在南医大二附院举行的出征仪式上,孙立群作为医护工作者代表发言。她说,责任和使命在召唤!此时穿上白大褂,是医生,更是战士。到了武汉,“我们就代表了江苏,一定服从指挥,打好这一仗,保证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孙立群随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作为江苏医疗队驻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的队长,带领队员立即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充分发挥江苏医疗团队重症专业的知识、技术、经验优势,和武汉人民一起努力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2月13日,孙立群在病房查房,一位患者引起她的注意。这位58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女性患者,因为胃潴留,反复尝试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总是失败,当天胃肠减压130毫升,这样一来,就无法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了。孙立群当下决定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这是三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里的重点技术,也是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首例即刻到位的置管。此前,医院用的是球囊管,放到胃里,然后等着飘下去,一般3天左右才能到位,而该患者胃动力差,几乎不可能靠自身的胃动力飘下去。

“放心吧,我来做!”面对大家的犹疑,孙立群当场决定操作给大家看。因为不方便用听诊器,孙立群靠着超声和既往经验操作,本来20分钟可以完成的操作,因为孙立群边操作边给其它医护人员细致讲解,大约1小时,大家欣喜地见到了回抽的黄色液体,床边腹位平片证实置管成功。此时,孙立群因为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姿势,已经直不起腰来!

放置完空肠营养管后,团队医生在给一位76岁的心衰患者放置胸腔引流管时遇到困难,孙立群赶紧上前解决,还发挥“小宇宙”DIY了一个“江苏制造”的连接头。

当所有事情忙完,已经接近下午三点,出病房时的她,早已衣衫湿透,饥肠辘辘……

孙立群每天都像陀螺一般忙碌不停,一刻不得闲!除了专门负责协调医院对接等各项业务,她仍然坚持每天进重症病房查房,指挥抢救,并亲自做一些床旁操作,比如机械通气的规范合理使用,超声、鼻空肠置管、胸腔穿刺等等。队员们说,“孙立群就是一个‘拼命三娘’!” 

作为医疗队的队长,孙立群心中有个目标,那就是“零感染,打胜仗”。不同的区域怎样做到有效隔离?如何才能防止感染?还需要做什么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孙立群一到医院就琢磨起来了。

医生办公室、示教室、更衣间、电梯间……不同的草图,她画了一张又一张,改了一遍又一遍。每一个环节,孙立群都要实地察看、手画草图,再和“院感”专业人员核实探讨商榷。她计划从重症隔离病房整改开始,做成感控示范病房,再逐步推广到各个病区。通过做好流程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为救治病患,预防交叉感染,取得抗疫的胜利打好坚实基础。

“病毒既可怕也没那么可怕,关键是防控措施要到位。”为了实现零感染,孙立群当起了“设计师”,手绘草图,改建感控示范病房,医生办公室、病房、电梯间……

“我们不能只当勇士,还要当谋士。”孙立群打了个比方,战场上光是冲在前面挡子弹,远远不够,关键还要想办法让它射不出来子弹。有勇有谋,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作为来自江苏的医疗队,她更想通过创新、通过授人以渔,提高整个救治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

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备案号:苏ICP备15016847号    技术支持:江苏健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
联系我们:电话/传真:025-83620748    地 址: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 编: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