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兆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三垛镇,有一群特殊的乡村医生,他们不仅参与到了医院的预检分诊、帮助医院把好门的工作中,还活跃于村里抗击疫情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是真正的新时代的健康守门人。
“摸清每一户的情况是我的责任。”
党员村医路有顺,作为村级防控的“三人小组”(村医、村干、辖区民警)成员之一,在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就抢夺先机,与成员们逐村逐户的上门排查。柳南村是一个大村,常住户多、返乡人员多,防控时间紧、任务重。排查时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是经常的事,但是想着“能早一点摸清情况,全村就会多一分安全”,他硬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走遍了全村每一户,做到无一遗漏,为村里的防控工作建立了宝贵的第一手台账,他说:“摸清每一户的情况是我的责任”。
在摸排工作时,每遇上一个与疫区关联的返乡人员,他都立刻建立体温测量档案,并及时分配给同事们每天随访。在安排随访对象时,他自己总是选择最远的观察对象,他说:“因为我是党员”。
“把好村口,就是守住了村里人的健康。”
党员村医冯文开春节期间一样忙碌不休,顾不上抱抱孙子,总是冲在防控一线。除了每日为17名居家留观对象测量两次体温外,还参与村里的卡口值班。白天没时间,他就申请晚上参加值班。他值守的卡口与264省道交叉,车辆较多,情况复杂。虽然白天工作很累,但是晚上他一刻也不敢懈怠,迎着寒风,认真把关排查。他说:“把好村口,就是守住了村里人的健康。”
连续好多天夜晚他都坚守在前方,家里人心疼他,让他调节时间让别人顶替他一两晚,他说:“这个时候大家都很辛苦,所以我更要坚守,因为我是党员。”
“不能让老人们住在健康‘孤岛’。”
疫情防控期间,到处都执行“少流动,不聚集”的政策,三垛敬老院的100多名老人也自觉守在院里不出门。他们大多数人都年老体弱,经常需要就医。疫情防控以来,他们的健康守护问题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辖区卫生室抽调骨干医生邵顺明进驻院内正在规划的家庭医生工作室,确保老人们健康有所保障。他说:“我的到来就是不让敬老院成为健康‘孤岛’。”
他与工作人员每天为老人们测量两次体温,为老人们诊治各类常见病、多发病,院里工作人员忙碌起来的时候,他就挤时间为老人们去买药、送药、指导用药,再苦再累都没一句怨言。他说:“因为我是党员。”
“关键时刻更要信守健康承诺。”
党员村医吴玉龙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为居家留观对象测量体温,与村里一起排查流动人员信息,与村干卡口值班……唯独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少了。忙碌之余他没有忘记另一份工作,就是定期与医院的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的签约对象开展服务。
老张、老邵、老王三人是八十多、九十多的居家老人,都有多种慢性疾病,出行很不方便。在疫情防控的日子,他们外出复诊、买药就显得更加困难。2月3日,吴玉龙约好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分别走进了三位老人的家里,为他们服务,询问他们需要代购的药品。服务对象们一个劲地往他手里塞瓜子,塞糖果,说:“这个时候想不到你会来,真的是太感谢你了!”而他却说:“签约承诺无论何时我都要信守,因为我是党员。”
像他们这样一批党员村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总是冲在健康守护的第一线,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群众都坚信抗疫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