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

抗疫手记之三十一   隔离病区的老王

海门市人民医院 杨雪燕    

老王所在的医院,是小城唯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老王和他科室的同事们在第一时间请战: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是医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就这样,老王成为了小城抗击疫情先锋部队中的一员。

除夕前夜,在那个寒冷又热闹的夜晚,在人们享受着团聚幸福的时刻,老王却告别了家人,扛着行李悄然出发,奔向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平时性子温和的他,常常自称“工资卡都在老婆手里”的他,没有和妻儿商量就直接入驻了隔离区。不顾妻子心疼的泪水,不顾儿子不舍的目光。

这一次,老王很霸道,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出行。而且,不说归期。

大年三十,我背着相机来到感染楼,正好老王在发热门诊上班。起初我都没认出他来,还是他看到我,笑着说,你来了,正好帮我拍张照片!说着,直起身子,向我做了个胜利的手势。

我举起相机。镜头里的老王,穿着白色的防护服,带着厚重的护目镜,像个笨拙的白熊。我想笑,眼泪却止不住流了下来。

第一次来隔离区,老王怕我不懂防护知识,不停指导我:哪里换隔离衣,哪里穿鞋套……热情得我都嫌他啰嗦。我费劲地穿好防护服,感觉走路都跌跌撞撞。我想着老王近视眼镜外面套着防护镜,一身“武装”还要诊治病人,24小时值班,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大年初三,看到老王的照片:凌晨三点半,他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疲惫地靠在诊室的椅子上。照片是和他一起值班的护士拍的。老王说,不去宿舍睡觉可以节省一套防护服。医院防护用品紧缺。我眼圈红了,为自己那天穿了一套防护服而内疚万分。

老王胃肠功能不好,平时喜欢喝茶。到了隔离区却戒掉了茶瘾,每次接班前还要控制饮食和水,常常是凌晨一点钟才吃晚饭,早晨口渴了也不敢喝水——因为一旦上厕所,隔离衣裤全部得更换。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他和同事们都宁愿让自己难受。

对身外之物,老王一向很淡然,但是最近和我聊天却突然说,看到街上戴着N95口罩的老百姓,总是特别羡慕,要是我们也有就好了。

虽说无法给他的粉丝们面对面科普防护知识,但是老王还是改不了煲汤的习惯,在隔离区又煲起了另类鸡汤——“新冠病毒防护镇定汤”。只是不像以前那样定时发了,因为他在里面值班时无法使用手机,只有下班后,才利用休息时间加紧“煲”一锅,让大家在惊恐之余喝一口。这时的他成为了大家口中的 “抗疫老王”。

随着疫情愈加严重,从武汉回来的同胞惊恐万分,用老王的话说,本来没有病的,都被吓出病来。所以老王和他的战友们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还担负起了心理医师的职责,安抚患者和家属焦虑惶恐的心。

我想为这场战役留点影像资料,又舍不得用防护用品,于是起先,我只能天天在感染楼前转悠,隔着窗户捕捉一点镜头。老王得知后,自告奋勇兼任起“战地记者”来——在下班时间,负责拍“战区”镜头。但是由于里面没有网络,他无法及时传给我。于是这几天,我和老王有了特殊的约会——他下班后告诉我时间,我去指定地方,到了那里再联系他,他过来开门把相机卡或U盘给我。我拿回去拷到电脑后再约个时间还给他。两个人戏称,真像以前地下党接头。

看着老王拍摄的一幕幕白衣勇士奋战的镜头,我不禁泪流满面。

如今,老王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在隔离区奋战了十多天。疫情还在蔓延。但是老王说,我们一定会等到春暖花开。

今天见面,我突然觉得老王长高了……

老王大名王永兵,是海门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备案号:苏ICP备15016847号    技术支持:江苏健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
联系我们:电话/传真:025-83620748    地 址: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 编: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