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

抗疫手记之二十九   抗疫散记五篇

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林颖超

不平静的年关

离农历新年还有一周不到的时间,武汉不时传来关于疫情的零散消息,三三两两,不够权威和官方。私底下,医务人员相互间也在不时议论情况的严重性,以及是否有人传人的可能。

我原本已请好年假,打算先陪家人过个年,初二去北方看雪,车票已经预定好。然而风声越来越紧,间或听到要取消休年假的传闻。

离过年还有三天的时间,我们开始密集地开会,高频次地培训,要求手机24小时畅通,晚上被喊去开会或培训的情况屡见不鲜。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除夕遭遇战

1月24日,除夕。按照变更后的安排,南京的亲戚准备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没想到风声愈紧,大家考虑再三,最终决定取消家庭大聚餐。除夕夜各自在家“自助”过年。

晚饭才上桌,电话铃骤然响起,卫健委下了“紧急集结令”。我匆匆划了几口饭,赶往单位。半道接上两位同事,我们一起赶往医院。家离单位较近点的另外4位同事此刻已经到达集合地点。会合后,我们立刻进行分组,再与社区相关抗疫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后,开始上门为武汉归来的同胞检测体温。

当夜,我们走访了70余户,测温36人(有人不在家)。过程并不顺利:一是个别居民不太配合;二是测温枪工作温度是16—35度,而寒冬腊月室外的温度还不到5度,如果不维护好工作温度,测温枪将无法正常使用。大家一边赶路,一边想尽各种办法维持测温枪的“体温”;三是遇到了家暴男的骚扰。大年三十晚上,某小区家暴长发男打老婆。我们上前劝阻,看他老婆衣着单薄,让她到小区传达室避避寒。家暴男借酒劲与我们发生了冲突。从开始的骂骂咧咧,到推搡动手。我们同他讲理,他不但不听,反而捡起一块花岗岩碎片冲上来,我蛇行绕树奔走得以摆脱。两位社区小姑娘为此报了警。警察出警速度很快,10分钟不到,让我们去传达室附近配合调查。由于上门任务很紧,我们跟警察表示歉意,无法回去配合调查,警察表示理解。

完成当天检测任务,归家已是深夜12:20了。尽管眼皮打架,浑身疲惫,我还是不能上床休息。我找了一个大塑料袋,把今天身上所穿的所有衣物尽数收入其中,扎紧袋口,然后赶紧洗手刷牙,洗头洗澡,仔仔细细从头到脚洗干净,这才一头扎到床上,沉沉睡去……

紧急谋划忙应对

1月25日,大年初一,天气阴沉沉的。

昨天回来的晚,家人也一直担忧等待,大家都睡得很晚。此刻,他们都还在休息中。我蹑手蹑脚地起床洗漱,随便吃了些早饭。出发前接了几个电话,把他们吵醒了,还好,他们朦胧一下睡眼,又睡着了。

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到达单位时间只用了平时的三分之一。到单位后马上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应对措施,决定以7个全科团队为框架,填充单位所有富有战斗力的人员,对接7个社区。因为随着社区调查的深入,武汉回宁人员测温任务会越来越重,我们必须提前做些准备。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1点多。回家吃了点饭,考虑到中心库存的防疫物资不多,下午首先去疾控中心领了防疫物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年前订了几箱口罩,给开展工作提供了物资保障。

今天一天,仅电话就接了60来个,一直到晚上11:58,才得以暂时停歇。照今天的状况,家人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盘算着出去独居一段时间。

初二一早,我去单位清点了一下防疫物资: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酒精……觉得还缺少一些物资,赶紧出发去买了50个喷壶、36副潜泳镜、1000个鞋套、20件左右雨披,其中泳镜和雨披分别用作护目镜、防护衣的替代用品。浴帽替代手术帽是最合适的,但是搜遍了周围许多超市都没找到,我们怅然而归。

当晚,我寻到一个空房子,开始了“大隐隐于市”的独居生活。

门诊开诊初体验

疫情中第一天开诊,病人不多。第一位是个小患者,一家三口都来了,孩子带着可爱的非常贴脸的小口罩。医患之间的互动有点拘谨。孩子父母说儿童医院昨天去过了,不敢去了,听说那里收治有新冠肺炎的患者。看来谣言还不少。

小孩才一岁7个月大。待在家里那么多天,家长看管得有点疲劳了,小孩攀高打开了饮水机的开水龙头,部分手背及两个半手指深二度烫伤。消毒后抽吸掉大水泡里积水,按常规烫伤包扎处理。

第二个是50多岁的女同志。在家不慎摔倒,拍片显示第三腰椎压缩性骨折。医嘱卧床3个月。

第三个是年前其他三甲医院治疗的病人,尺骨鹰嘴骨折已经石膏固定40天左右。医生曾让她去复查,鉴于目前的情况她没有去。拍X片显示已经有骨痂生长。去除石膏,嘱其功能锻炼。幸亏她来了,否则肘关节固定时间太长会造成肘关节活动障碍。

免疫接种开始了

计免门诊在做了周密的防护计划后开诊了,今天迎来了预约的30位小朋友。

家长都是“大阵仗”,小朋友们也都是全副武装,个个带着小口罩,婴幼儿看上去呼吸有点麻烦,一哭闹更是气有点喘不过来。

由于是预约,时间上也很严格,每5分钟放行一个,且只允许一名家长陪伴,因为需要拼体力,奶爸们挺身而出,差不多占了一大半。

只是,奶爸们抱娃的姿势大多不够正确,面对娃接种后哭闹,更是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带娃的功课做得不到位。计免门诊有经验的护士较多,缓解了奶爸们不少尴尬。

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备案号:苏ICP备15016847号    技术支持:江苏健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
联系我们:电话/传真:025-83620748    地 址: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 编: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