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

抗疫手记之二十七   方舱医院里的后勤卫士

海门市人民医院 杨雪燕    

皮肤白净,面容清秀,笑容甜美,说话脆生生的,如同一朵明媚的海棠——在我们眼里,她一直就是一个温柔和善的小女人,深得大家的喜爱。我们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冲上战场,成为一名英勇的女战士……

她是海门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长沈洪菊。

春节之前,沈洪菊正如往年一样在科室里忙碌。冬天是呼吸道病人的发病高峰期,她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排班、准备物资,抓紧做好各项工作,协调各种琐事,想着尽量让科里的姐妹们在春节里抽点时间陪陪家人。

可是一场疫情打破了她所有的寻常——武汉告急!医院紧急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

“我报名!作为护士长,我去武汉责无旁贷!”没有和家人商量,这个一向温柔的小女人“霸道”地做出了决定:“科里姐妹们的孩子或是还小,或是正在面临中高考的关键时期,我不能让她们去冒险。”她用柔弱身躯挡在了姐妹们的前面,唯独没有想到,自己也有父母和孩子。

“希望我们有去有回……”出发前,沈洪菊的一句话,让大家心酸不已。我和同事们帮他们整理着行装,不舍和心疼堵着大家的心窝,眼泪忍不住滚滚而落。她的爱人和儿子拿着她的行李箱,默默流泪——那时,疫情最为凶险,武汉又是此次战争的核心战区,征途漫漫,归期无期。

 2月9日一大早,她和队员们告别家人和同事,一起乘坐包机飞往武汉。当天晚上18:30,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

在乘坐大巴前往酒店的途中,沈洪菊望着一幢幢繁华的大楼,望着空荡荡的街道,心狠狠疼了起来——这是沈洪菊第一次来武汉,对这个浪漫的江城她早就心向往之,没想到一次疫情却让她与她有了一次特殊的邂逅。展现在她眼前的这座城市,在夜色中空旷而又寂静,如同一座空城。在飞机上时的紧张已经悄然远走,只剩下一腔热血在她胸口沸腾。她在心里默默说:“武汉别怕,我们来了!”

来不及休整,她就和队友们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去了。她想着,自己是呼吸科护士长,有着多年的呼吸科工作经验,到了病房一定可以像个战士一样奋勇“杀敌”。她已经做好了上战场与病毒决战的准备。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她接到通知,他们这个300余人的团队将整体接管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2舱,她被分到后勤物资保障组工作。这让她有点意外,甚至有点失落,但是很快她发现,这份工作责任重大!

武汉保卫战,是一场艰险的战争。历来兵家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说医疗和护理组的战士们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先锋部队,那么,他们就是为战场输送弹药的后勤部队。战友们能心无旁骛与疫魔打仗,靠的就是后勤充足的物资和全方位的到位保障。“每个战友的安全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服从组织安排!”她立即投身到了特殊的战场上去。

方舱医院后勤保障组的主要工作是统筹管理方舱的医疗与生活物资,包括管理医护人员的医疗和生活物资,为入舱队员准备防护用品,与省指挥部、武汉地方政府对接接受社会各界的物资捐赠,还要及时处理舱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各种特殊需求。

战争尚未开始,后勤部队的战斗已经打响了!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生活用品……“战场”上一切的备战物资,后勤部队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准备好。那几天,是沈洪菊最辛苦、最忙碌的日子——仓库要建立,数百件的防护物资源源不断运来,后勤组承接了搬运、清点、登记、归类、入库、发放等一系列工作,她每天一大早去仓库忙碌,一直到半夜才回到酒店。

团队的物资仓库在维也纳酒店,她从那里回到住宿的酒店要步行半个多小时。此时武汉的夜晚,显得格外空寂,一个小女子在陌生的街头独自步行半个小时,那种恐慌可想而知。可是平时胆小的她那时候却忘记了害怕,只想着,战友们终于有了“粮草和武器”,她的心里感到很踏实。

“后勤保障工作并不比救治工作轻松,我们要保证舱内各类物资及时到位,为在舱内战斗的战友们及时输送弹药,这项工作丝毫不能马虎。”沈洪菊在家里有爱人呵护,很少做过这种搬运物资的重活,但是在武汉,她这个柔弱的小女子瞬间化身为勇敢的女汉子,拖拽拉扛,无所不能,她用单薄的臂膀,搬运着一箱箱物资,又一堆堆分类码好。一次又一次汗湿了衣衫,腰酸背痛,双臂酸疼得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了,但是她都不叫苦,反而还要疼护着组里年轻的队员。

2月13日,战斗正式打响!“后勤部队”的主战场从酒店仓库搬到了方舱医院。沈洪菊和战友们在做好仓库物资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物资保障。作为后勤部队成员,沈洪菊虽然不用天天进舱,但她每天的工作非常辛苦,因物资到达的时间不固定,所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去方舱的路途比较远,她需要6点多就坐上班车赶赴方舱,然后在那边为战友们领取、添补合适的各类防护用品,每天都奔波忙碌得满头大汗。

方舱医院条件简陋,那时物资非常紧张,医护人员一会儿缺这个一会儿缺那个。战友们的需求就是最重要的事!沈洪菊和队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管理经验,从有限的物资中合理安排,千方百计做好战友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她细心检查各项物资是否充足,看到没有就及时添补。每班的战士们进舱前,她要早早备好防护物资和必要的生活物资,并且第一时间分发到每个队员手中。开始的时候,物资经常会缺,她就打电话去联系协调,或想办法去购买,直到送到战友身边才安心。

后勤组的工作繁重而琐碎,每一样物资都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是战士们的武器,粮草,盾牌,是战士们冲锋陷阵的重要保障。由于每天进舱的队员人数都不同,所以她每天上班时都要细心查看,一边还要考虑:消毒液还有多少?口罩备得够不够?今天还缺哪些物资?重要物资还能用几天?刚开舱那几天,由于每天都有近两百名患者入院,所以每天都有上百名医护人员进舱。沈洪菊守护在方舱,不停地巡视、添补防护物品,消毒液等物资,虽然身不在舱内,她的心却时时刻刻记挂着里面的战友,大到防护物资、药物,小到肥皂、纸巾等东西,只要战友们一声需要,她立刻去想办法准备。

“战友们进去就直面病毒!方舱医院内有五百多名患者,病毒多而凶险。我一定要为我们的战友备好武器。他们去与病毒拼杀,我们来保护他们!”

在方舱医院运行期间,她几乎没有休息天,不断奔波在方舱医院和酒店之间。稍有空闲,她还和队员们进舱为患者做心理疏导,鼓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一位女性患者,家人都被感染了,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她非常焦虑。同为母亲,沈洪菊对患者的难过感同身受,她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她介绍家乡海门,用自己的爱心安慰鼓励患者,让患者在不幸中感受到江苏医护人员带来的温暖。

在武汉,沈洪菊的心变得更加柔软,每一名战友她都深深爱护,每一名患者都让她心疼。“武汉人民很不容易,有些患者全家人感染,被分散在不同的医院,身边没有亲人……”在方舱,他们医护人员就是患者的亲人,病人出来隔离生活物资缺少,沈洪菊就想办法去领了送进去,遇到仓库里没有的物品,就千方百计去联系购买,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每次与沈洪菊打电话,她都会对我说,无论是酒店的服务人员,方舱医院的工友,里面的患者,每一名武汉同胞都让她心疼和感动。“很多的志愿者都是年轻的女孩子,她们都是父母的宝贝啊,却在最危险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城市挺身而出。”沈洪菊在感动的同时,也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善良和爱,给武汉同胞温暖和帮助。

在武汉期间,江苏医疗队还接收到了很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她和组员们及时接收、及时归类,在为进舱战斗的队员们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还尽力帮助武汉同胞。方舱医院的患者出院后还要去隔离点隔离14天,每一名患者出院,她们都会去欢送,给予鼓励和祝福的同时送去礼物,其中包括一些江苏特产。这些东西虽然不多,但代表的是江苏人民对武汉同胞的关爱,代表的是苏鄂两地人民的友情。患者们对她深深感激,也记住了这个美丽善良的海门护士长。

“哪里需要去哪里!在这场武汉保卫战中,我为自己是后勤部队的一名女战士而感到自豪!”这位温柔的女人,面对战斗,满怀豪情。在武汉近40多天的努力奋战,让她感慨万分。她说,我为自己与那么多兄弟姐妹们相遇而感到幸福,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的医护人员而感到骄傲!

一场凶险的疫情,一次特殊的“旅行”,一场温暖的相遇——庚子之春的这场武汉之行,注定成为了沈洪菊人生最难忘的历程。回来的途中,武汉人民在阳台上高喊:“谢谢你们,为武汉拼过命!”她顿时泪如雨下。

她说,以后,我一定要带家人去武汉看看……

我们相信,这座浪漫的江城,这座被医护人员用生命保卫过的城市,一定会用最美的风景来迎接他们……

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备案号:苏ICP备15016847号    技术支持:江苏健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
联系我们:电话/传真:025-83620748    地 址: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 编: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