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车紧系安全带
60年来,小儿外科变化最大的就是意外伤,以前是从床上掉下来或被煤炉烫伤,现在则动不动就从几层楼上掉下来或被车撞了。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车祸已成为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孩子在车里往往很自由,要么坐在副驾位置,要么在前后排窜来窜去,要么把安全带搭在腰部。
当急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婴儿会产生巨大的冲力。在此情形下,孩子的身体向前猛冲,安全带勒得太松容易导致肝脾破裂。而且这种内伤还不容易被察觉,看到没有外部伤口,父母往往会误解孩子哭闹是被吓的,忽视了内伤而没及时救治,往往产生更严重后果。
所以家长们别以为不开车、不撞车、系了安全带孩子就安全了,还是要注意保持车距避免紧急刹车,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要让安全带紧紧地贴着身子。
2、“第三状态”不要紧
“第三状态”表现为自感不适但又查不出病来,如学龄儿童肠痉挛腹痛就是常见的表现之一。事实上,这类情况大多会不治而愈,因为人从新生儿到成人对环境有一个渐进适应的过程。这些症状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也不影响孩子发育,孩子大了慢慢就好了。
所以,针对“第三状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保证孩子生活愉快,基本原则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如爱吃、爱玩、爱睡。家长尤其是母亲,应该掌握小儿健康的标准,以及如何观察和保证小儿食欲、精神、活动正常的方法。家长应该每个月为孩子量一下身高、体重,只要不影响发育,应该说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3、美容手术不乱做
现在的父母格外注重孩子的美观,总想着把眼睛弄大点,鼻子垫高点,而孩子脸上如果有一点小斑、一道小纹、一块小疤就更会让父母如坐针毡。
孩子的美容一定要慎重,太小的孩子更要慎于选择美容手术。众所周知,人的一生皮下脂肪会多次变化:刚生下来的孩子都是肉嘟嘟的,三四个月的孩子逐渐胖起来,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瘦下来了……特别是女孩子一生变化更是好几次,正所谓“女大十八变”。
4、坐姿正多运动
家长都希望孩子身材好,长得高,这就需要平时养成好习惯,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钟”便是这个道理。
在看电视、听课、写作业过程中,如果长时间坐姿不正,孩子便会不知不觉形成驼背、鸡胸、凸肚,乃至脊柱弯曲、畸形。如不及时纠正,会渐渐成为真性畸形,还有的会引起近视、斜视等不良反应。成年再纠正更难,如不能纠正,老年肯定发展为严重驼背、弯腰。
除了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睡眠,还要鼓励孩子多运动,选择跳跃性强、能尽量伸展四肢的项目,让孩子多跳跳,多做做手臂上举等都是有助于脊柱健康的。